發布時間:2022-09-20 09:33
金秋九月,瓜果飄香。走在通川區,山巒疊秀、碧水競流、空氣清新。放眼望去,一個個村落靚麗多彩,一片片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生機勃勃,一條條道路干凈整潔,一幢幢民居窗明幾凈……一幅鄉村振興新畫卷躍然眼前。
金石梯田美如畫。
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,通川區堅持按照“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?!钡目傄?,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“三農”工作的總抓手,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,呈現出農業升級、農村進步、農民發展的新圖景,農民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顯著提升。
走進通川區金石鎮巨家村獼猴桃種植基地,放眼望去,綠油油的樹架下,一簇簇滑溜溜的獼猴桃沉甸甸地掛滿枝頭,長勢喜人,散發著誘人的清香。果樹下,村民們正搶抓時機采摘獼猴桃,雖然忙得腳不沾地,但抑制不住豐收的喜悅。
鄉村振興,產業發展是關鍵。曾經的巨家村以傳統作物為主,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,土地撂荒無人耕種。為幫助村民實現田里淘金、山上賺銀,讓更多的村民就近就業,金石鎮政府引進外來企業來村投資興業,2015年通過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合作模式,以土地入股、土地流轉、入股分紅等方式,讓周邊村民參與,實行統一銷售,進行商標注冊,不斷提升獼猴桃的知名度和市場價值,增加村民收入,實現村民致富和企業高效發展雙豐收。
獼猴桃基地成立以來,常年吸納五十多名周邊村民務工,高峰期多達100余人,帶動當地年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,既解決了村民就業問題,也實現了村民增收致富?!拔壹揖驮诟浇?,在基地的工作就是除草、施肥、打藥、分揀果子等,一天有60元的收入,既實現了就業又能照顧家庭,很滿意了?!贝迕袷Y三軍笑著說道。
“目前獼猴桃基地種植的面積已擴大到2000余畝,種植的品種主要有金陽、翠香、徐香、黃金果、軟棗等,大多都是耐病耐災的品種?!鲍J猴桃基地負責人李勁告訴記者,開始的四年尤其辛苦,特別是果樹容易感染病菌,所以一有機會就會找農業專家咨詢學習,并與四川省自然科學研究院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。為了保證獼猴桃的口感,生長過程中全部采用有機肥、人工除草等傳統農法種植。
據悉,今年改良種植的獼猴桃已經開始盛產,產量在40萬斤左右,預計到明年2000余畝獼猴桃全部進入豐產期后,基地銷售總額可達千萬元。目前,巨家村獼猴桃采收工作正在穩步推進,主要采用“線上+線下”銷售模式,果子經過凍庫處理后,遠銷全國各地。
獼猴桃產業的發展只是通川區發展特色產業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通川區以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為契機,加大青脆李、藍莓、草莓、柑橘等特色優質水果基地建設;同時,引導和培育了新型經營主體,聯農帶農,輻射發展,帶動基地周邊農戶調整產業結構,切實增產增收。2021年,通川區新發展水果基地4000余畝,培育了新型經營主體22家。
“以全區‘8+3’產業布局為引領,以‘一李兩莓’為重點,我們對全區范圍內水果基地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,引導其擴大生產規模,延伸產業鏈條,提升產品附加值,并重點對50個水果基地開展技術指導?!睋ù▍^農業農村局園區規劃與特色產業發展股相關負責人介紹,接下來,他們將繼續抓好中心城區周邊產業結構調整,持續完善各大園區的基礎設施配套,不斷延長農產品產業鏈,拓展農業產業發展空間。
截至目前,通川區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6.9萬畝,主要包括青脆李、藍莓、草莓、柑橘、蔬菜、中藥材等,從事特色農產品生產企業達450余家,年產值達19.5億元。
打造后的鹽井壩村吳家院子。
藍莓精釀成酒,成為餐桌飲品;芋頭油炸成餅,變成零食小吃……農產品加工業一頭連著田間地頭,一頭連著百姓餐桌,是延長農業產業鏈的關鍵環節,更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。
近年來,通川區農產品加工業產業加快發展,農產品加工水平、企業規模、產品質量、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,帶動農戶增收能力不斷提升。
在達州市清泉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,一批速凍米面制品正在加緊趕制,即將發往重慶。該公司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重點龍頭企業,臘肉湯圓、芋兒卷、糯米馬蹄肉團等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,產品遠銷國內多個地區。
“現在訂單已經排到11月份了,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況下,工人們加班加點保質保量全力開工,爭取在年底實現銷量比去年增長30%?!边_州市清泉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勇告訴記者,自通川區解除疫情社會面管控以來,公司嚴格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,實行員工“兩點一線”閉環管理制度,建立供方管理、入場檢測、產品出廠檢測等全過程控制措施,全力以赴趕訂單、抓進度。
據了解,自2015年以來,該公司實行公司+基地+農戶的經營模式,帶動農戶就近就地務工,發展芋頭等蔬菜產業,助推農民增收。公司與貧困村進行結對幫扶,把生產基地建在村組,負責種苗、技術、回收,采取保護價收購方式,推行訂單農業。
“今年光是安云鄉的芋頭,我們就收了七十多噸,平均一畝地4000斤左右。我們和村里簽了合同的,保底1.3元一斤,還要按照市場價上浮?!边_州市清泉食品有限公司辦公室負責人孫川告訴記者,這樣一來,種植戶們不用愁銷路、愁價格,企業生產所需原材料也有了堅實保障,他們在合作中完成了雙贏。
在通川區各大農產品加工企業蓬勃發展的同時,通川區對農產品加工政策扶持力度也在逐年加大,相繼出臺了《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二十三條措施》《鼓勵引導工商資本進入農業農村發展的實施意見》《促進冷鏈物流業和現代農業發展獎補辦法》《鄉村產業扶持獎補實行辦法》等10余個文件,把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、品牌創建、轉型升級、市場營銷、金融貸款以及生產要素保障等相關領域都納入了支持重點。
為解決企業資金困難,每年安排農產品加工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于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。并建立了鄉村振興“政銀擔”風險補償基金500萬元,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融資風險補償,緩解抵、質押物不足的問題。今年以來,通過“政銀擔”、戰疫貸款等方式,為10余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協調貸款5000余萬元。
此外,為多舉措抓服務,通川區還成立了生豬、糧油、園區建設、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工作專班,制定專項方案,建立調度、督導機制,合力共推通川區農產品加工集群產業發展。對全區32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及35家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全覆蓋掛包服務,幫助企業解決原料不足、產品滯銷、融資困難等問題。
目前,通川區已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近220家,規上管理企業39家,省級農產品加工重點龍頭企業管理4家、市級12家。2021年全區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年產值達45.35億元,農產品產銷兩旺。
工人正在達州市清泉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忙碌。
花木常青,鄉村如畫。走進通川區磐石鎮鹽井壩村,映入眼簾的是墻上色彩繽紛的鄉村彩繪,各種舊物件裝飾點綴在村子各個角落。
“前年開始的這個庭院改造,你看好干凈漂亮嘛,雨天出門也不怕踩得一腳泥巴了!”走進磐石鎮鹽井壩村吳家院子肖和繁家門,淡淡花香飄然而至,小小的院落里,一盆盆蔥蘢的花草生機勃勃,雅逸清秀之風撲面而來。
“嫁人莫嫁鹽井壩,稀飯和著鹽巴下(吃)?!痹邴}井壩村曾經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。位于達州市通川區磐石鎮中南部的鹽井壩村,曾經是四川省出了名的貧困村,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,這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。
“我們通過‘舊院新置、舊味新品、舊材新用’,用當地的‘磚、瓦、竹、石、木’等材料進行改造?!丙}井壩村“美麗庭院”改造負責人告訴記者,自“美麗庭院”建設工作開展以來,磐石鎮根據群眾家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造建設,在改造鄉村人居環境的同時,也保留了村落原汁原味、本土本色,讓“美麗鄉村建設”真正落地、生根、開花、結果。
如今,走進鹽井壩村,一幅天藍、山綠、水清、地凈的美麗新村畫卷呈現在眼前:青山環繞,綠樹成蔭,寬闊整潔的柏油路牽連萬家,農家小院錯落有致……
在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、創建“美麗庭院”的過程中,通川區不僅將小家園變為小景園、小菜園,更激發并改變了村民們舊有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。
在鹽井壩村吳家院子設有百姓議事堂,不僅能化解村子里的家長里短,更在產業發展、政策宣講方面發揮主心骨作用。
“現在的議事堂不光是解決我們問題的地方,還是我們交流學習的一個平臺。村上的大事小事也都可以在這里說,大家共同討論、共同商量?!丙}井壩村村民牟碧榮提起議事堂,點贊連連,直豎大拇指。
鹽井壩村將探索群眾自治與鄉賢治村有機結合,創新開展“六老六長”制,充分發揮退休老教師、老干部、老黨員等“六老”鄉賢作用,參與河長、路長、院長等“六長”工作,并設置有多個議事堂,用于協調村民矛盾糾紛。
改善農村人居環境,建設生態宜居鄉村,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,也是廣大群眾的熱切期盼。近年來,通川區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“五大行動”為載體,創新農村公廁企業捐建、代管和“3341”戶廁改造模式,農村衛生戶廁所達標率達97.2%,村(社區)公廁全覆蓋。探索場鎮、聚居點、農戶三級分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,開展“廁污共治”試點,全面建成19個場鎮污水處理廠、65個農村聚居點污水處理設施和“小微動”廁污共治智能處理系統,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。
產業旺,家園美。通川大地正煥發著勃勃生機,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望播種在廣袤田間,持續積攢著鄉村振興的澎湃后勁。
□文/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潔 劉歡 圖/通川區委宣傳部提供
來源:達州日報網